栅格化分析提升4G时长驻留比优化案例
来源:优橙教育 时间:2021-02-20 17:41:27
背景
在4G站点日益增加的情况下,4G用户也在不断发展,为了更好关注用户的感知度,我们引入了4G驻留比这个概念。
评估4G手机用户在LTE网络的驻留情况,考察用户倒流的情况,指导覆盖建设及优化,一般通过驻留时长来统计分析 ,其试用场景为网络成熟区、城区,计算方法为4G驻留比=4G手机用户在4G产生的PS业务总时长/(4G手机用户在2G产生PS业务总时长+4G手机用户在3G产生PS业务总时长+4G手机用户在4G产生PS业务总时长)
在建网初期,由于4G站点密集度不够,覆盖漏洞较多,为了使用户能够随时不脱网,允许用户能够更好地回落到2G/3G去。但如今一些建网初期的互操作参数已经不适合逐渐成熟的网络,现在需要基于现网覆盖和终端能力,制定合理的参数优化策略提升4G驻留,提高用户感知度。
在现网覆盖的基础上,我们整理出一套更合理的参数来提升驻留比,至于后续的弱覆盖区域优化这里不详细描述。呈现发现4G驻留比问题和一般解决步骤,以供参考。
问题的分析和优化方案的评估
现网指标情况
人流量大,4G基站覆盖密度尚可,4G时长驻留比为95.63%左右,4G分流比为97.50%左右,为了提升用户感知,需要制定相关合理参数提升4G驻留比
覆盖类型 |
2G流量取整(GB) |
3G流量取整(GB) |
4G流量取整(GB) |
2G业务时长(小时) |
3G业务时长(小时) |
4G业务时长(小时) |
2G流量占比 |
3G流量占比 |
4G流量占比 |
2G业务时长占比 |
3G业务时长占比 |
4G业务时长占比 |
室内 |
17 |
34 |
1436 |
16048 |
12002 |
348064 |
1.16% |
2.31% |
96.53% |
4.27% |
3.19% |
92.54% |
室外 |
23 |
49 |
3935 |
28904 |
19131 |
1327429 |
0.59% |
1.24% |
98.18% |
2.10% |
1.39% |
96.51% |
整体 |
40 |
83 |
5371 |
44952 |
31133 |
1675493 |
0.73% |
1.53% |
97.76% |
2.57% |
1.78% |
95.66% |
问题分析
1.栅格化分析
为了更好更快更准确定位问题,我们使用栅格化来分析驻留比问题,对低驻留区域做出准确定位和评估
绿色栅格表示驻留比较好小区,目前达标,有29个栅格,其中最差的栅格时长驻留比小于50%,时长驻留比较差的栅格主要分布在西湖边上,延安路和环城西路附近。
其中红色区域为严重少覆盖区域,需要新增覆盖来解决,其余地方4G覆盖较均匀,但4G驻留比普遍较低
时长驻留比 |
栅格个数 |
栅格占比 |
[0,50%] |
1 |
1.56% |
(50%,80%] |
0 |
0.00% |
(80%,90%] |
2 |
3.13% |
(90%,96%] |
32 |
50.00% |
(96%,100%] |
29 |
45.31% |
2.弱覆盖小区分析
为了更好定位问题,便于实施优化手段,我们把问题定位到小区指标来评估出覆盖较差的小区
评估标准:E-RAB建立成功次数(天)>10000次
PS重定向次数(天)>600次
栅格时长倒流比>4%
栅格内2G RAU次数>1000
根据小区所在的栅格指标来看,室分小区共有339个,其中31个栅格中的171个小区的栅格时长驻留比指标不达标,经过话统分析评估有问题的小区36个,其对精品网区域时长驻留比的贡献值为2.4%。
670个宏站小区评估可得其中覆盖问题较严重的小区整理,D频段15个小区,F频段16个小区。
弱覆盖低驻留小区地理化分布
3.参数核查
鉴于驻留比小区的普遍性。在除去弱覆盖后,我们重点关注三网互操作参数的影响。
目前精品网区域4G到3G/2G重选为高优先级到低优先级,其中关闭4G到3G重选功能, 3G/2G到4G重选为低优先级到高优先级,相关参数见以下表格(黄色代表高优先级到低优先级,橙色代表低优先级到高优先级,红色代表不支持)
服务小区 |
目标异频邻区 |
目标异系统邻区 |
||||
E频段 |
D频段 |
F频段 |
3G |
2G |
||
E频点 |
本服务小区门限 |
-116 |
E<-116 |
E<-116 |
E<-116 |
E<-116 |
目标异频邻区门限 |
D>-98 |
F>-98 |
3G>-85 |
2G>-94 |
||
D频点 |
本服务小区门限 |
D<-84 |
-102 |
D<-102 |
D<-84 |
D<-84 |
目标异频邻区门限 |
E>-98 |
F>-98 |
3G>-95 |
2G>-94 |
||
F频点 |
本服务小区门限 |
F<-120 |
F<-120 |
-120 |
F<-121 |
F<-121 |
目标异频邻区门限 |
E>-102 |
D>-96 |
3G>-95 |
2G>-94 |
||
3G |
本服务小区门限 |
NULL |
NULL |
NULL |
-95 |
3G<-96 |
目标异系统邻区门限 |
E>-116 |
D>-116 |
F>-116 |
相对门限 |
||
2G |
本服务小区门限 |
NULL |
NULL |
NULL |
NULL |
81 |
目标异系统邻区门限 |
E>-116 |
D>-116 |
F>-116 |
3G>-90 |
4.方案制定
由于现网4G到2G RAU次数较高,基于PS业务重定向到2G次数也较多,我们对此选择了一套合理参数。
1、关闭D/E频段向2G重选的功能,
2、其中F频点的重选门限为-122,全网小区的异频异系统盲切换 A1A2事件 RSRP门限、异系统A2 RSRP触发门限参数值由-121提升至-126,
目标使4G更难重选到2G去,4G小区重定向也更难触发。
评估与分析流程图:
TOPN小区筛选
驻留参数优化流程图
方案实施和效果评估
1. 方案试验
我们选取非精品网区域——萧山,对参数做了试验,对萧山区域的所有小区进行操作后效果评估。参数实施前,分流比一周均值为96.44%,时长比一周均值为92.04;参数实施后,分流比一周均值为96.16%,略有下降,主要是2月27日和28日4G高流量;时长比为92.49%,提升了0.4%,趋势为驻留比指标整体略有提升;
得出我们制定的方案确实能提升4G驻留比
2. 精品网参数方案实施及效果评估
3月24日,对精品网华为区域做了方案中的参数调整,分流比提升0.2个百分点,97.8%;时长比提升0.5个百分点,为96.25%,达到了预期效果。
总结
在保障用户感知不受影响,其他重要KPI指标稳定的基础上,依据高驻留策略流程从2/3/4G互操作的角度对重选与切换参数开展独立组网和双优选优化。
严格分析出影响指标的关键因素,杭州目前为深度覆盖不足,在不能快速解决覆盖的同时采取个性化的参数设置来提高4G驻留比。
方案实施过程中,首先对方案进行严格审核,进行非重点区域试验,评估效果,再根据效果实施我们目标区域,已达到我们的目标。